5篇绿色校园建设方案范文材料合辑

方案 笔杆子更新 3个月前 (05-09) 0个评论

绿色校园建设方案范文材料合辑(5篇)

第1篇

 

以某提出的“立足科学开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指引,以《区创建生态市实施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建一批社会文明昌盛、基础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生活舒适便捷、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社区”,同时培养、提高中小学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

 

依照《生态市建设责任任务》的工作要求,区的创建目标是:到年,争取“绿色学校”的比例≥80%,“绿色社区”的比例≥50%。

 

区共有16所小学,幼儿园8所,目前已有2所小学建成“绿色学校”:实验学校和善耕中心小学。计划在年底前再创市级或区级“绿色学校”(小学)4所,(幼儿园)3所,到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目标。

 

区现有社区48个,已建成“绿色社区”三个:路街道拙政园社区(省级)、街道社区(市级)、街道通和社区(市级)。计划到年底前再创市级或区级“绿色社区”9个,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目标。

 

对照该项目标,区各学校、各社区围绕创建生态市的中心工作,要加强宣传,强化管理,完善创建的各项硬件和软件建设,全面开展各项创建活动。

 

三、主要任务及考核要求

 

1、绿色社区

 

创“绿色社区”共有八项任务:

 

(1)烟尘:

 

社区内无燃煤锅炉且使用清洁燃料,烟气黑度、烟尘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居民使用清洁能源率大于90%,烟尘年投诉不超过3次。

 

(2)噪声:

 

社区内企事业的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社区内无小五金加工场;

 

小区内机动车禁鸣;

 

年投诉少于5次。

 

(3)环境卫生

 

社区内机动车及人行道清洁,路面平整;

 

建筑外墙、院落围墙清洁美观,无乱写乱画乱贴现象;

 

生活垃圾袋装化,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

 

无饲养家禽和无证宠物;

 

饮食流动摊点清洁、规范,无占道排档。

 

(4)环境面貌

 

社区内各种车辆有序停放;

 

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或处理后达标排放;

 

区域河道保洁,无漂浮物,水体无黑臭现象。

 

(5)绿化美化

 

新建社区(年以后建成的)绿化覆盖率大于35%,改、扩建社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0%;

 

区域内四季有绿,新建工程经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验收合格;

 

地面绿化、硬化,无土地。

 

(6)“三产”管理

 

“三产”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炉灶使用清洁能源,油烟治理达标,污水经隔油处理后排放;

 

无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批发、销售经营和使用点;

 

年投诉少于5次。

 

(7)施工管理

 

建筑工地围拦施工;施工车辆及时清洗;易污染的材料封闭运输、堆放;工地炊事使用清洁燃料。

 

(8)环境宣传教育

 

宣传:社区内环境宣传氛围浓厚,有专门的宣传橱窗,有环保公约,组织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

 

教育: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不定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有环保书报阅览;

 

建立一支环保绿色志愿者队伍;

 

倡导绿色消费,培育一批节水、节能和绿色消费的示范家庭和单位。

 

2、绿色学校

 

创“绿色学校”共有五项任务:

 

(1)组织管理

 

成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绿色学校”的创建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中;创建有计划、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和总结;

 

中层以上领导、环境教育骨干教师参加环保培训,校内开展环保讲座和教研活动;

 

创建活动中做的各种档案资料齐全,分类整理。

 

(2)学科渗透

 

各学科的环保渗透教育:学科有计划、教学有教案、活动有记录、检测有成效。

 

(3)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

 

每学期学校和班级有专项环境教育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教学、班队活动结合,师生广泛参与。

 

充分利用和开发环境教育的资源,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开展有本校特色的环境教育活动。

 

(4)校园环境管理

 

营造绿色校园,能绿则绿,护绿保绿,花木有植物标牌;水塘水不低于四类水,无焚烧树叶和垃圾现象;

 

办公、学习、生活场所整洁、卫生;

 

垃圾分类投放及处置,对有毒有害废物妥善处理;

 

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有计划、有目标、有运行措施;

 

学校自身的污染能有效控制,校办企业、学校设施及施工现场不产生污染。

 

(5)教育绩效

 

通过师生问卷测试、校园观察和走访社区,了解学校师生对创建的认识,环境意识的提高及环保活动的参与度;

 

通过巡视校园、师生生活区、座谈会等了解学生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参与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所做的工作;

 

学校教师、学生在参加省、市及区级各类环保活动中的获奖论文、教案、作品、书画等,学校或教师获得省或市、区级的表彰等。

 

(6)附加分

 

学校在评定年限内获得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教师获得环境教育先进个人;

 

论文、教案在部级或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

 

学生在全国、省、市级环境活动中获奖。

 

3、绿色幼儿园

 

创“绿色幼儿园”共有四项任务:

 

(1)环境建设

 

园内环境优美,绿化率高,有环境教育园地;

 

园内教室整洁,厕所干净,饭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垃圾分类处置,无师生人身伤害事故隐患;

 

通过观察下水道、烟囱、垃圾池,检查是否有园内自身产生的污染;

 

有园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的管理目标、计划和措施。

 

(2)组织管理

 

建立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创建有计划、措施和总结;

 

大、中班的环境教育有教学计划、措施和总结;

 

环境教育活动的各类资料齐全。

 

(3)教育过程

 

领导、教师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及幼儿园培训的计划、材料等;

 

通过查阅教师教案,了解幼儿园在一日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情况;

 

充分利用园内、社区、大自然的环境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培养儿童对优美环境的体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学期大、中班中至少有一期环境教育专题活动。

 

(4)教育效果

 

通过对教师问卷测试、幼儿提问,了解师生对环保理念的认知程度;

 

通过查阅幼儿行为记录、座谈等了解幼儿的环境行为;

 

幼儿园、教师有环境教育的经验、论文获奖。

 

(5)加分

 

幼儿园在评定年限内获得区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教师获得环境教育先进个人;

 

教师的论文、教案在市环境教育评比中获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四、实施步骤

 

1、绿色社区:

 

(1)编制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计划;

 

(2)成立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

 

(3)建立创绿色社区组织网络;

 

(4)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调动某员、干部带头,社区活动积极分子参加,营造创建的氛围;

 

(5)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环保监督岗,对社区街巷、河道、绿地等社区公共环境进行监督;

 

(6)制定环保绿色社区公约,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7)社区有固定的环境宣传橱窗,定期开展社区环保宣传教育活动,重大节日如“六五”组织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活动有记录、照片;

 

(8)培育一批倡导节水、节能和绿色消费的示范家庭和单位;

 

(9)小区环境整洁,绿化覆盖率高,垃圾分类收集,电池有回收箱,污水管网到户;

 

(10)小区清洁能源利用率高,无烟尘污染;

 

(11)小区河道清洁,无漂浮物和黑臭,有专人负责保洁;

 

(12)三产项目符合环保要求,油烟、噪声达到国家标准,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13)社区创建的目标、计划、活动记录、照片、台帐、汇报总结等资料齐全;

 

2、绿色学校

 

(1)成立“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把创“绿色学校”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

 

(3)编制专项的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4)各年级各学科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编入教学年度计划中,订出不同年级阶段的环境渗透教育要求,环境教育有方案、教学有教案、学生有收获;

 

(5)利用班会、晨会、少先队活动等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各种活动;

 

(6)结合“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特别是“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7)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展有本校特色的环境教育活动;

 

(8)校园环境优美、整洁,绿化率高,有环境教育的专栏,学生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

 

(9)环境教育的资料齐全,计划、方案、教案、论文、总结及获奖作品等,充分体现学校环境教育的成效。

 

五、实施计划

 

年11月前,申报一批“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是创建生态市的细胞工程,更是为群众办实事,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环保接班人的大事,各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将此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把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创建各项措施,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区环保局全面负责创建“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区教育文体局负责辖区小学及所属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各街道负责辖区内社区和街道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区妇联负责所属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区城管、建设部门配合做好关工作。

 

绿色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校园景观;图底关系;平面;立面;空间

 

小学校园景观看似普通,但在学生的世界,含有内在的童趣。好的景观可以愉悦地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小学校园景观图底规划理论中,我们可以用图与底的关系分析学校景观的美,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判断。由于人们对图形所展示的信息反馈更为积极。作为“底”(背景),主要衬托出“图”(图形)这一封闭形状,则是通过大脑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识别。图与底的关系是反映校园景观中的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人们的视知觉能力对图形感知。校园景观,由视知觉感知的图和底,空间形态的结构关系,能更好地体现出景观设计的美。针对我国城市小学校园景观的特殊性及场地的局限性、规划条件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小学校园景观关于图底规划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更深刻、具体的研究。图与底的关系不仅能为小学校园人性场所营建增添美,也使小学校园环境的生态建设、功能布局和环境营建等方面更为完善。基于图与底的关系,合理营造人性场所,确保更好的小学校园景观。在校园景观规划中,即“图底规划”,从微观的视角切入,以建立人性场所为支撑。学校的教育更侧重个人素质的培养,重视校园景观空间的建设,为场所精神塑造理想的土壤。人们对建筑实体与校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图与底的思考,景观要素与其周围的环境及其所含有的色彩图案等也需要进行主观与客观的搭配,用符号形式美化人们活动场所。

 

一、平面上的图与底

 

校园景观从校园基址的平面上分析,当校园建筑物作为“底”的背景时,校园内的景观就是“图”。图作为景观元素的构成部分,是封闭性的。我们调研发现,校园的景观与其校园的建设用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例如,从北湖小学和武汉市人民小学的校园总平面看,校园内建筑围合的空间为图,建筑被视为底。反之,校园景观及其周围环境就被作为底。当然,建筑也有其自身的装饰,图底的转换也与其自身的细部设计有联系。从平面的功能布局、植物搭配等,将校区景观内部的景观斑块和校园景观中生态路径进行拓扑分析,把景观斑块抽象为节点,把生态路径抽象为连线,系统分析节点与连线之间的拓扑关系,用于构建其生态校园路径的设计与景观搭配的和谐性。地面铺装也是校园景观细节设计的构成元素之一。用特色铺装图案对校园地面进行装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活动区域中一些游乐空间,是用图案形式绘制在地面上,划定出学生游乐空间。

 

二、立面上的图与底

 

景观元素的构成是由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存在的。当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为了优化校园景观,就应该对构成景观的建构筑物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装饰。以回民小学的建筑外立面为例,该学校对其墙面进行了垂直绿化。绿色植被与墙体自身的色彩对比鲜明,如果进行图形的抽象,我们可以获取优美的图案。以建筑立面为背景,附着在建筑表面绿色植被有规律地装饰其上,图案美观。例如,很多小学校园建筑外立面色彩单一,可以借鉴回民小学的建筑装饰,对其外立面简单地垂直绿化,改善单调、乏味的表皮,使立面内容更丰富,提升校园景观的绿意与蕴涵。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为校园景观建筑外立面增色。校园景观设计的形式构成不都是程式化的、一成不变的。利用一些盆栽植物对小学校园室内外景观进行装饰。也可通过对墙体进行再设计,借用学生的艺术创作作品,特色涂鸦板报等形成校园景观独特氛围,如室内文化墙,或者是空间界面装饰等。盆栽植物中,借用花卉对校园景观进行装饰,给人以欢快、热烈的气氛。我们把经改良的墙面,为校园景观增加文化内涵,体现校园的素质教育特色,同时摆脱校园景观设施的限制,合理利用景观元素丰富校园。如振兴路小学在校园内设计了文化墙,但是三个立体的构筑物确实为学生谋福利。如果在很有限的校园面积内,仅仅看到墙面部分是单调的、空洞的,通过主观性的设计使墙体的内容更多元。像回民小学有展示空间,利用建筑立面设计的文化墙及橱窗展示出学生的成果——剪纸图案。一方面体现了校园景观文化,另一方面是对墙体有效的利用,丰富了建筑内部立面效果。

 

三、空间中的图与底

 

图与底的层次变化,校园景观达到在有限的空间内较佳效果,就要增加使用多种途径来强化景观的进深感。巧用空间的关联性创造景观的层次感最为常见,为景观的深远感增添特色。校园的有限利用空间使建构筑物(即为“底”)营造,而该空间中植被、山石、水体等构成景观的元素作为“图”,校园景观空间富有层次性、趣味性。这里的“图”并不是单一的,通过对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营造高低错落的空间层次,加上对同一季节不同色相的植被进行合理组织,“图”又有其内在的内容,即把色彩鲜艳的植被为“图”,颜色单一、同一色系的绿色作为“底”。建筑物的六个面围合成空间。“空”为使用,把“空”的空间作为“底”,其内置入一些供学生实用的家居,即为“图”。前进二路小学校园对室内景观设计运用了色彩艳丽的室内家具设施,符合小学生的色彩感受。装饰性的室内家具设施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学校校园的边界部分是用实体墙与外界隔离,对墙体及其周围环境装饰,使其优化。如某一小学校园白色的边界墙面装饰了彩色墙绘,墙体边界留有花池,种植球状的常绿灌木与墙体之间进行了分割,使人们好奇绘画时,保持一定的距离美。这样,搭建了空间层次变化,既使单调的墙面软化,也使校园增加绿意。综上,正是基于“图底规划”模式,以微观视角,认知图与底的关系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构建校园的“积极空间”,活跃校园氛围,符合学生活动,获得诗意的校园景观环境。为校园均衡发展,使校园景观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每个校园有其独特的地方,但不都是完美无瑕。校园景观需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潘京.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图底规划”设计探析[D].长安大学,2008.

 

[2]朱丽敏.江南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图底关系浅析[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11):76-78

 

绿色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学校建设为抓手,营造健康向上,自然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注重宽松、和谐、快乐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生态过程,构建高品质的*教育生态。

 

二、总体目标

 

坚持教育生态理念,全面打造和谐、绿色、平安的生态学校,努力构建集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阳光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六园一体”的生态学校文化。力争通过3—5年的实践,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高品质区域生态教育。

 

三、主要内容

 

(一)以绿色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友好型环境

 

利用广播、校刊、宣传栏等媒体和阵地,营造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气氛。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搞好校园绿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步入校园犹如步入花园,充分体现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品质。

 

(二)以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学习型学校

 

切实加大投入,建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学生终生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结合“书山有路”教师读书活动,大力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三)以和谐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生态化教育

 

1、以班级管理为载体,构建和谐的班级生态

 

创班级生态文化,建生态式班级。树立学生是管理的主人、管理是为了帮助学生生动活泼和积极主动地发展、评价管理成效的标准是管理者对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的反思过程等生态教育下的班级管理理念,采取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在行为上导向学生、在环境上陶冶学生等生态教育的班级管理策略。

 

2、以生态课堂为载体,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

 

坚持以生态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通过有效的策略方法,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协调平衡,营造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和氛围,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全面、和谐、自由、主动、健康发展;坚持教育情境性、心理安全与自由、自主合作探究、动态生成、师生共同成长等原则,着力构建生态课堂。

 

3、以学校管理为载体,构建和谐的管理生态

 

倡导对话式管理、标杆管理、项目管理、危机管理等效能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沟通机制,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形成教育的合力。

 

4、以菇乡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生态文化

 

结合我县实际,全方位挖掘有利于丰富“中国廊桥之乡”内涵的廊桥文化、有利于推动食用菌产业提升的香菇文化、有利于推动竹木加工业发展的筷子文化、有利于激励广大群众创业热情的红色文化等校园文化。

 

(四)以阳光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成长的绿色平台

 

拓宽教育教学领域,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充分发展的绿色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亮点,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使之科学化、制度化,为学生的成才构建起绿色平台。

 

(五)以数字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教育的高速公路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学习知识、体验生活和感悟人生,自觉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能力较强的现代人。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使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发生质的变化。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学校管理,使学校向数字校园迈进。

 

(六)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教育的平安大道

 

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健全防范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效防止重大案件和突出治安案件

 


点我查看全部内容,跳转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